在《唐探1900》电影中合法股票配资,有一首贯穿整部影片的民谣——《金喜鹊》,它来源于广东五邑地区,是五邑地区广泛流传的童谣。
(图源《回到唐人街》MV)
江门市博物馆馆藏有一件与《唐探1900》民谣相关的文物——《台山歌谣》。
1929年由陈元柱编写的《台山歌谣》(馆藏)
江门市博物馆馆藏:《台山歌谣》
1929年由陈元柱编写的《台山歌谣》(馆藏)
台山民间流传多首民歌,其中有许多与“金山客”有关。19世纪中期,在清政府统治之下,国内社会动荡不安,政治腐败无能,经济落后匮乏,加上人口膨胀和自然灾害频发,使得民众生活困苦,许多台山人寻求海外移民以摆脱困境。
美国和加拿大在19世纪中期正处于快速开发阶段,对劳动力的需求迫切。特别是1848年,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,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淘金热,吸引了大量台山人前往。
美国资本家为了开发西部地区,急需华人充当廉价劳动力。早期赴海外谋生的台山人,成为近代主要的华侨群体,也是台山人民所称的“金山客”。
民国期间,有学者开始收集民间流传的台山民歌。民间编印出版了《台山童谣》《台山歌谣》和《金山歌集》等书籍。
电影《唐探1900》中,由阿鬼(王宝强饰演的角色)演唱的民歌“金喜鹊”,其原型正是出自江门市博物馆馆藏的1929年出版的《台山歌谣》。
燕鹊喜,贺新年;爹爹去金山赚钱
侨博馆 《根在侨乡》展览中展示的侨乡民歌,主要反映了侨眷期盼出洋谋生家人,能早日凯旋回乡。除此之外,《台山歌谣》还收录了其他与“出洋谋生”“金山客”有关的民歌。
台山民歌种类多样,据台山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朱英俊总结,台山沿海地区传唱的有“咸水歌”“龙船歌”“闹房歌”“牧牛歌”;北部和东南地区有盂兰节、功果会、元宵灯会、中秋庆丰收的“禾楼歌”“卖鸡调”“架桥歌”“赞酒礼”以及闹新婚时的“新娘歌”“嫁女歌”和“木鱼”。上、下川岛普遍传唱“山歌”。客家人聚居的赤溪地区盛行“客家山歌”“刘三妹调”。
近年来合法股票配资,江门市政府重视台山民歌的保护与传承。2011年,台山民歌被列入江门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台山民歌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。它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,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记忆。